以獨特的視角,與獲獎人物對話交流。揭秘設計心魂,探尋設計語言,聆聽獲獎者獲獎心路,探尋設計的無限可能性。
《TALK好設計》人物專訪 第1期,本期訪談將與蘇州好設計大賽歷年最佳獲獎人物:幾何空間設計事務所 設計總監 李雪晴,進行深度的設計對話。在此采訪中,她分享了自己對于好設計的理解以及成功之路的經驗與方法,讓我們共同走進她的內心世界,探尋設計的真諦。以下是主要采訪內容。
曾獲榮譽:
2022-蘇州好設計大賽·年度最佳公共空間設計
2022-金堂獎·年度杰出作品獎
2022-紅棉設計獎·年度最美極簡空間設計獎
2022-老宅新生·年度優秀公共空間設計
2022-IDD 中國設計 100 榜
2021-為幸福而設計獎·金獎
2021-蘇州好設計大賽·年度優秀陳設空間設計
2020-太倉市室內設計研究會室內設計大賽一等獎
2020-蘇州好設計大賽年度 ·最佳陳設設計
2020-酷+創造營全國30強
2019-太倉市室內設計研究會室內設計大賽一等獎
2019-金堂獎·年度杰出作品獎
采訪實錄:
Q.請聊一聊您對于好設計的理解是什么?
李雪晴:既能滿足客戶的需求,為客戶創造價值,同時也能表現出自己的設計風格以及美學格調,讓兩者和諧共存,就是好的設計。
Q.在您的獲獎作品中,您想要傳遞給業主/甲方的是什么?創作背后有著什么樣的故事?
李雪晴:我的獲獎作品是一個上下兩層的商鋪辦公空間,整體面積不大,于是借助一層的層高優勢,將空間尺度往立面拓展,通過解構將空間以“盒子”的形式來分割各個功能區。讓原本的二層空間變成了三層空間,通過景觀以及結構關系的引導,讓空間與空間的過渡變得有趣。體塊的疊加、穿插、延伸、交錯,每一個塊面都在強調空間結構關系和空間的互動。同時讓每一個空間的設定都追溯到空間使用者的屬性。
Q.您覺得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?理解力?審美力?溝通能力?項目經驗?
李雪晴:設計師是個雜家,需要懂的東西很多,在項目溝通中,要洞悉和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,要平衡我們的審美與客戶的審美,還要在項目落地的過程中,要統籌好各個項目,并與相應人員做相應的溝通與協調。所以除了要具備專業的設計知識和項目經驗,還要懂美學、心理學、管理學等等。
Q.您參與蘇州好設計大賽有哪些收獲?您覺得設計師參加設計大賽的意義是什么?
李雪晴:參加比賽,能取得好成績是對現階段自己能力的一種肯定。同時可以有機會和一些優秀的設計師交流,也能聽到老師們對自己作品的一些評價和意見。更重要的是能知道自己與外界的差距。是促使自己提升的一種方式。
Q.當下設計行業迭代加速,關于未來的設計,你覺得將會有什么樣的趨勢?
李雪晴:如今,大多數人已經不會為了溫飽和生存問題苦惱,更多的追求精神和內心情感的所需。所以我認為未來在設計上,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空間健康和精神情感的營造。所以除了解決物理性的需求問題,會著重考慮人與環境、人與空間、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,以及空間美學的提升。
獲獎作品 《‘懸浮’的盒子》
/蘇州好設計大賽·2022年度十佳公共空間設計/
‘懸浮’的盒子原空間為普通二層商鋪,我們將其改造成一個小型的設計工作室,以解構的方式將空間劃分成多個功能區。一層是接待、洽談、休閑區域,裝飾有“懸浮”金屬盒子。二層是主要辦公區域,光線明亮且較為清靜。本案例強調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屬性,展現出材料的本質和不同材質之間的碰撞,創造出獨特的觸覺體驗。整體設計注重舒適得體、經久實用。
獲獎作品 《如·至》
/蘇州好設計大賽·2022年度十佳公共空間設計/
“屋”是人生的一種態度,是生命中某個節點,是在當下環境的一種情感、姿態、推敲的產物。所需要的和想要表達的空間升華.從而以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對自然的認知,讓人們感知到這種傳達 。生命中每一段平靜的歲月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,而有時上帝就埋藏在自己心中。